成语《安如泰山》拆分为汉字

成语《安如泰山》解释♡324

成语安如泰山是什么意思?

【在线成语】:安如泰山

【成语拼音】:ān rú tài shān

【语法结构】: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坚固不可摧毁,从容不迫

【成语解释】: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成语示例】:

    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我军阵地~。

【近义词】:坚如磐石  岿然不动  

【反义词】:岌岌可危  危在旦夕  不堪一击  

成语《安如泰山》典故

“安如泰山”这则成语来源于的《上书谏吴王》,原文是“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很有才能的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其他的几个诸侯准备叛乱。

枚乘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磊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公元前154年,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

枚乘在此时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叛军。吴王刘濞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