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铸成大错》拆分为汉字

成语《铸成大错》解释♡38

成语铸成大错是什么意思?

【在线成语】:铸成大错

【成语拼音】:zhù chéng dà cuò

【语法结构】: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错:错误。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成语示例】:

    倘若我晚回一步,岂不~!(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

【近义词】:阴差阳错  

【反义词】:痛改前非  

成语《铸成大错》典故

铸成大错

唐朝从中叶开始,藩镇(地方省份)的势力就很强大,朝廷已经无力插手,他们有自己的军队、税收和官员任免,每一镇的首长叫节度使,往往是世袭或由镇内势力推举,唐朝皇帝也只好事后追认。

唐代宗时,田承嗣当魏博(据有魏、博、相、卫、贝、澶六州,今渤海湾迄黄河以北)节度使,从军中子弟中选了五千人,供给丰厚,组成了自己的卫队,叫牙军。过了二百年,到唐末罗绍威当节度使时,魏博的牙军势力很大,骄横无比,强买豪夺,魏博的地方官吏对他们也奈何不了,而且牙军常常发生兵变,已经驱逐、杀死了好几任节度使。唐末昭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