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字康熙字典词条更新时间:2025-04-20;访问量:397

【繁体汉字】

【汉语拼音】xiá

【汉字注音】ㄒㄧㄚˊ

【汉字部首】山

【汉字五行】属土

【寅集中】【山字部】

【廣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𠀤音洽。

【廣韻】巫峽,山名。蜀楚之交,山有三峽。

【左思·蜀都賦】經三峽之崢嶸。

【註】三峽在巴東永安縣,謂西陵峽,歸鄕峽,巫峽也。

【盛弘之荆州記】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無斷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非亭午不見日月。

又州名。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卽其地。魏武於此置臨江郡。後魏爲拓州,取開拓之義。周以其居三峽之口,因曰峽州。

又山峭夾水,亦曰峽。見前岬字註。 【集韻】本作陜。或作陿。

现代汉语字典中字的基本解释

  1. 两山夹着的水道:三门~(中国黄河中游峡谷之一)。三~(中国长江流经四川到湖北的交界一带所经过的三个峡谷,其中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海~(两旁有陆地夹着的形状狭长的海,如“台湾~~”)。

  2. 指两山之间:~谷(狭而深的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