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字康熙字典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2;访问量:219

湿

【繁体汉字】

【汉语拼音】shī

【汉字注音】ㄕ

【汉字部首】水

【汉字五行】属水

【巳集上】【水字部】

〔古文〕𦒣【唐韻】他合切【集韻】【正韻】託合切,𠀤音沓。水名。

【說文】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

【水經注】濕水,出累頭山。一曰治水。

又【廣韻】【集韻】【韻會】失入切【正韻】實執切,𠀤音𥌁與溼同。

【說文】幽溼也。或作濕。

又【集韻】叱入切,音蟄。濕濕,牛呞動耳貌。

【詩·小雅】其耳濕濕。

又鄂合切,音𡀾。濕隂,漢侯國名。

又席入切,音習。與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濕。 【通雅】濕溼漯顯𩔰以形相借。

【集韻】漯㶟濕三字同。水出鴈門。○按《說文》濕水,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蓋濕乃漯本字也。後以漯爲濕,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𩔰字原从糸作,不从亚。

现代汉语字典中湿字的基本解释

  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度。潮~。~润。~热。~漉漉。

  2. 中医学名词:~气。~邪。~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