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字康熙字典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4;访问量:181

【繁体汉字】

【汉语拼音】yōng

【汉字注音】ㄩㄥ

【汉字部首】疒

【汉字五行】属木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容切,音邕。

【說文】腫也。

【廣韻】癰癤。

【釋名】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

【正字通】惡瘡也。有疵癰,赤施,兔齧,走緩四淫。厲癰,脫癰諸名。皆氣血稽留,榮衞不通之所致也。

【後漢·律曆志】驚蟄晷長八尺二寸,未當至而至,多病癰疽脛腫。

又地名。與雍州之雍通。

【後漢·獻帝紀】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

【註】謂金城,酒泉,墩煌,張掖。

又邕上聲。

【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

【釋文】癰,委勇反。 【集韻】亦作臃。又書作𦡈。

【韻會】或作𤻕。

现代汉语字典中字的基本解释

  1. 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浓性炎症,易生于颈、背部,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疽。吮~舐痔(喻不择手段地巴结,厚颜无耻地迎合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