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自性(204)

查询词语:自性

汉语拼音:zìxìng

词语自性基本解释:

1.佛教语。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之性。

2.个性;本性。

 

词语自性在线造句,用自性造句

用自性造句
    1. 我们真实自性的真正家园是天堂,在那里我们和上主及其造化永恒地在一起,处在一种爱、和平及喜悦的状态。

    2. 上师瑜伽的要点是去破除这样的分别,并见自性为佛。

    3. 因它无论行住坐卧皆在你之内,实在没啥困难.反观自性,你将发现牠。

    4. 这是一个例子,描述了自性批判自我对自身狭隘的理解。

    5. 自性、佛性则是全知的,在这种方式的修行下,修行者从外表上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6. 自性是有机体的智慧。那趋向完满的我们的内在本质,它超越了意识。

    7. 然而这种状态只是诸行难以忍受的自性的简单显现。

    8. 因此「自性」这个名词便不再局限于分裂的独立个体,而是指无限意识的实存生命。

    9. 人格面具与自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其双重性格的产生,而她的双重性格是导致其悲剧生活最主要的内在因素之一。

    10. 所以弘法行程同时也是我探求真理返寻自性的开悟之旅。

    11. 解脱是自性从虚妄及自我设限的观念中释放;并不在于某些个别的、无论多殊胜的经验。

    12. 当个体自性和至上大我融合为一且一念不存时,就称为三摩地。

    13. 小学是每个孩子生活上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发展自性的时间。

    14. 你是个完整的自性,也是上主的神圣之子,与所有弟兄都结合在那自性内,也与你的天父结合于他的旨意内。

    15. 祈祷通常是一种对自性之外所觉察到的神的请求,来为自己做这个或那个。

    16. 它是悲哀的成因。体认自性为唯一的真如法性而其它皆转瞬即逝便是自由、和平和喜悦。

    17. 神我或自性不能用言语来界定,但可以通过直觉来经验。

    18. 没有神圣“明燦”圆融自性-疆域里最微小变异。

    19. 佛法的真髓在于真实对待自己〈自己的内在自性〉,并且尽己之力保持勇气。

    20. 保持与自性的对话同时继续留在现实世界中,这是一个伦理和宗教的责任。

    21. 感受一下你内的这个自性吧,让它的光明驱逐你所有的幻觉和疑虑。

    22. 只要我们时时提醒自己,倾听那发自自性的,不经意的直觉反应,这八项缺失对我们的影响就不会太严重。

    23. 从本源上看。所谓生命是气、自性、佛性、拙火、妙用等与物质所凝聚而成的。

    24. 容格治疗是如何帮助我们培养呼应自性的意愿或能力的?

    25. 如果在死亡那一瞬间,我们已经能够深刻地了悟我们的自性,刹时就可以净化我们的业障。

    26. 不要犯了这个错误,以为只有我们的心才有自性。事实上,它是万物的本质。

    27. 此时他的身体是由自性、佛性、气、挫火、妙用等在维持生机。

    28. 这样的想法,不仅代表了谋杀(宣判上主之死),也代表了自杀(宣判基督自性之死)。

    29. 空性是离于任何想法和概念的,它完全是一种心的本质和自性

    30. 无论是怎么样表现,那都是一种很愉快的感觉,因为我们终于找到一个能引领我们回到自性的地图。

    31. 他对你来说决不陌生,事实上完全是你的自性

    32. 最终他就会失去了自己与生俱来的自性,迷失在物欲诱惑的陷阱之中,痛苦一辈子而不能自拔了。

    33. 并且让自性等在不被干扰的情况下,取得充分发挥的空间。

    34. 大圆满的根是基本的、无始的状态、我们的究竟自性,是已经圆满常住。

    35. 而天籁是自性、佛性、挫火、妙用等,经由非我-这个肉身-而发出的声音。

    36. 正确的学问与知识应该是,如何保存人类原有的自性,不使其有所扭曲。

    37. 自性,佛性与神识,气等是永生不灭的,是真我;至于肉身及八根则是属于非我的部分。

    38. 我们的生命是由自性与肉身等组合而成。

    39. 发现你真实的自性其馀一切当不请自来。

    40. 但是,容格说,在生命的第二阶段是自我发展与自性对话的阶段。

    41. 当一个人说:“不是我的意图,而是他的,”这就是自我同自性的对话。

    42. 自性与世界:荣格派思想和中国思想的相似性

    43. 那力量是觉性、自性、生命、上帝、你叫它什么也没关系。

    44. 真性存在内心,神采表现在外,这就是自性之真。

    45. 第三章具体分析郝维仙小姐的人格面具、自性、双重性格和她的悲剧命运之间的关系。

    46. 对于自性,附件提供的神奇魔棒在同一时间令人兴奋的内部和外部刺激。

    47. 我只需向基督自性承认,我又忘记了。

    48. 向内感受自性(God)并体会这能量是多么的简单。

    49. 你提到“与自性话”,一个人可能会发现他的命数是成为一个艺术家。

    50. 当你证悟自性时,你的困惑被层层剥掉了。

    51. 你无所求,这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自性的稳定平安。

    52. 这是彻见自性的知见时,自然产生的恭敬心。

    53. 寻求自性的人,他们认为五蕴皆空是无常,是苦的根源。

    54. 所以,主观条件的心,自性、佛性、气、拙火、妙用等的提升与净化,是非常重要的。

    55. 道、自性、佛性、气、妙用、拙火等,我们是无法用意识清楚地窥其全貌的。

    56. 今天我们迷失了自性,不知一切众生跟我们是同一体,同一个真如本性。

    57. 所以释迦牟尼佛才告诉我们,所有世上的一切都是幻想,找到自性本人,才是永恒。

    58. 做什么自然,从自性出来,就是我们本人做的。

    59. 不是你们的自性,你们真的很美好!

    60. 最后,根据经文说明三自性与五法之间的具体关系。

    61. 在这时期,本有的佛性还未失去,清净的自性仍然存在。

    62. 这个自性完全不知恐惧为何物,也想象不出失落、痛苦或死亡是什么样子。

    63. 所以她只需告诉我们如何开悟,我们就可以重获自性,永不再失去。

    64. 这个自性永不犯罪,也不会妄造形象来取代实相。

    65. 我们要不断强调:证悟自性,就是证悟万物的本质。

    66. 这个自性绝不会离开它在上主内的家而徘徊流浪于尘世。

    67. 这就是为什么要即刻开始,藉由修行熟悉我们自性的原因了。

    68. 对于容格来说,什么是自性?它是代表着实现我们作为人类所具有的最大的潜能的呼唤么?

    69. 同时能够了解六祖惠能“自性是佛”、“顿悟成佛”的思想风范。

    70. 数论—瑜伽派的自性:肉体准则、宗教体验与伦理蕴涵

    71. 自性、佛性与艺术心理--佛学对中国古代艺术心理学思想的影响二题议

    72. 文学理论的自性危机与合法化困境

    73. 愿他们毫不费力就能证悟自性

    74. 自性与灵魂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