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荀子(226)

查询词语:荀子

汉语拼音:xún zǐ

词语荀子基本解释:

1.(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期思想家,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名况,字卿。汉人避宣帝讳,称孙卿。赵国人。认为“天行有常”,反对天命、鬼神之说,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宣扬人性本恶,必须用礼仪、刑罚来约束人的行为。有《荀子》一书。

2.也叫《荀卿子》《孙卿子》。书名。共三十二篇。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疑为其弟子所记。

 

词语荀子在线造句,用荀子造句

用荀子造句
    1. 荀子说过“人物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2. 我们从荀子的性恶论这一命题为切入点,去寻找荀子的礼之“文”化的美学意蕴。

    3. 然后征引资料,对荀子传经之事详加论证。

    4. 荀子在讨論为善问题时,对「可而不能」的现象做了探讨。

    5. 本文指出,作为一种精神修持(心灵修养)的方式,荀子的诚以道德修养为其理想和目的。

    6. 第五章通过对荀子教育思想的考察,揭示荀子大众伦理思想的根本实现方式。

    7. 首先从人性论出发,荀子的性恶论是最容易误解的命题。

    8. 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

    9. 《吕氏春秋》与《荀子》一样,把合作为万物产生的根源。

    10. 与孟子不同,荀子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正名”的主体必须达到“虚壹而静”。

    11. 此部分内容共为四节,一,荀子的自然之天及与人的审美关系。

    12. 荀子的人性思想需要通过多维度去理解分析才能很好地把握。

    13. 在儒家思想史上,荀子主张性恶,常被视为儒家异端。

    14. 第六章通过对荀子法律思想的考察,揭示荀子大众伦理思想的实现保障问题。

    15.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人性。

    16. 荀子以“名”为核心,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名、辞、辩说的正名逻辑思想体系。

    17. 荀子对于“人”的探讨是从人性开始的,他认为人性本恶,善是人后天努力的结果。

    18. 试析荀子关于人在“隆礼至法”中作用之思想

    19. 荀子的礼治思想贯穿着荀子政治思想的各个层面。

    20. 荀子作为一个特殊的儒家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是在综合与批判先秦诸家思想基础之上形成的。

    21. 另外,荀子人天关系的主体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最为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

    22. 天人相分使荀子由重人文而重文艺,也是他的文艺观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23. 本文认为,荀子的德治和法治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也存在着合理的一面。

    24.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一位杰出代表,是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25. 根据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的说法,有三种领导方式:仁道,霸道和王道。

    26. 金砺教育取自荀子《劝学》篇: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7. 荀子哲学中的性与情,或辞意相佐,或指谓有分。

    28. “诗言情”的观点与荀子的性情思想一致。

    29. 浅析荀子和庄子“天人相分”的思想

    30. 荀子与韩非子法、术、势思想的比较研究。

    31. 用性来审视文,我们就会发现,在荀子的文章中人的性、情其实是不分的;

    32. 四境界说,有荀子的勇敢四境界与智慧四境界的观点。

    33. 通过研究诸如管子,孔子,荀子和孟子等古代中国理论家,我得出了这个结论。

    34. 叶适对荀子虽多有批判,但在思想本质上仍继承其礼治主义的精神。

    35. 第一部分说明荀子德治和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36. 第二部分阐述荀子的德治思想。

    37. 论文的第四部分是荀子人天生态审美意识的启示。

    38. 第五部分,我们指出了《荀子·非十二子》的学术史意义。

    39. 荀子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对现存社会合理性问题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展开的。

    40. 今天,深入研究《荀子》,我们迫切需要一部全面超过《荀子集解》的《荀子》新注。

    41. 荀子》提及“知”(智)达487次,显示出对“知”(智)的高度重视。

    42. 荀子是先秦思想家,他对语言有深刻的认识,他的语言观主要体现在《正名》中。

    43. 由此脉络也可见叶适和荀子的思想关系。

    44. 国际关系问题专家阎学通、徐进等人从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孟子、荀子思想中寻找外交政策的理念。

    45. 荀子对思孟“五行”说的批判

    46. 荀子或《荀子》的基本关怀是什麽?

    47. 曰自然之天,乃指自然之运行,如《荀子·天论篇》所说之天是也。

    48. 荀子的解释是:“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

    49. 在对荀子思想的三个核心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论文第四章进行了总论性的总结。

    50. 关于荀子的种种争议皆由此而起。

    51. 本文尝试透过一种精神修持的视角考察荀子的诚论思想。

    52.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的儒家大师,同时也是先秦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

    53. 试论荀子的人性论和政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54. 德法分殊:孟子与荀子人性观的政治学延伸;

    55. 儒家宽容观念溯源及其局限性:以荀子为例

    56.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对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57. 荀子的正名逻辑思想及其启示

    58. 荀子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

    59. 浅析荀子的荣辱观及其现实意义

    60. 荀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新探

    61. 荀子社会化思想与西方社会化理论的比较分析

    62. 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其意义

    63. 荀子学说中的逻辑学及其认识论意义

    64. 荀子进取人生观的主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65. 荀子社会控制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

    66. 荀子思想中蕴涵的德育方法及其现代价值

    67. 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68. 墨家和荀子逻辑比较研究

    69. 荀子的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70. 荀子组织理论与现代管理

    71. 论孔子、孟子、荀子乐舞思想的流派与承变

    72. 试析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贡献

    73. 荀子所倡导的君子的人格特征探析

    74. 试论荀子的社会安定观

    75. 从“法制”到“法治”--荀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比较

    76. 试论荀子的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77. 荀子道德理论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78. 荀子的生态观及其对解决现代环境危机的启示

    79. 浅谈荀子进取人生的风格魅力

    80. 试论荀子的法治思想及与西方实证主义的某种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