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如显示乱码,请安装支持7万5千多字显示的中日韩越超大规模字符集,下载地址:百度网盘;提取码: y1x5
好字典查字网,具有汉语字典、汉语词典、辞海和百科词典的主要功能,可以在线查字典,提供包括汉字解释、汉字起源、汉字源流、汉字演变、书法字典等内容。
好字典查字网是一部大型综合性网络汉语字典,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好字典,以期更好地帮助用户。
词语大同话拆分为汉字:
大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大字字源来历,大字演变
1. 大 [dà]2. 大 [dài]3. 大 [tài]大 [dà]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规模广,程度深,性……
同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同字字源来历,同字演变
1. 同 [tóng]2. 同 [tòng]同 [tóng]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
话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话字字源来历,话字演变
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亦指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说~。会~。对~。情~。~题。说,谈论:~别。~旧。~柄(话把儿,别人谈笑的资料)。茶~会。……
查询词语:大同话,试一试,用大同话来写一句话,用大同话造句。
汉语拼音:dà,dàitóng,tònghuà
大同方言指流行于山西北部大同地区的汉语方言,属于晋语。就全部晋语来说,按当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大同方言属于大同包头片(主要分布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西部);就山西境内的晋语来说,大同方言属于以大同为中心的云中周边。大同方言主要包括的大同市区、大同县、天镇、阳高、左云、右玉、山阴、怀仁、内蒙古丰镇市等区域。浑源、灵丘方言列入山西方言五台片,广灵方言属河北语系,列入北方官话区。
大同方言有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普通话只有前四声,没有入声。大同方言的入声带了一个喉塞韵尾,所以发音都很短促。大同方言虽然保留着入声,但是古代读入声的字有一部分在大同方言里已经不读入声了。例如:粥、拉、杂、盒、敌、白、眨、给、肉、目。
大同方言根据有无zh、ch、sh这三个声母而分为两类。一类大都有zh、ch、sh声母,称为老大同话,主要分布在城区内、东部地区。一类大都没有zh、ch、sh声母,称为新大同话。如柴氏兄弟表演大同数来宝,说的便是新大同话。
在语音方面,大同方言和普通话韵母差别较大。普通话有39个韵母,其中有20个韵母大同方言没有。主要包括16个鼻韵母和ai、ei、uai、uei。---以上转至少英永杰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在汉语音节当中是能够区别意义的音的高低.中古时有平、上、去入四声.入声是一种收塞音韵尾的声调
今天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已舒化并归入其它几类声调中.而汉语方言中,入声却不同程度地得到保留.属山西晋语的大同方言存在
中古入声.大同话的入声自成一个调类,独立而稳定地存在于大同方言的声调系统中.大同话入声韵尾已合并,收喉塞音韵尾.
入声只有一个,不分阴阳.入声韵母系统也大为简化,只剩下两组八个入声韵.中古的入声字在今大同方言中绝大多数保留着
入声读法,也有些已经完全舒化,归入其它四调.还有部分字为入舒两读,呈现出入声向舒化发展的过渡性状态.尽管如此,
总体上看,大同方言的入声仍以一种较为稳定的姿态存在着.同时,有一部分中古的舒声字,在今大同方言中也读成了入声,
即所谓"舒声促变".这种促变现象虽表现于语音方面,却不有区分语法功能和意义的作用.这种现象可能与音节的急读和轻读有关,
也可能是部分上古入声的遗留.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舒化是大同方言入声发展的趋势.
大同方言的入声已经开始出现了舒化的现象.
在普通话的影响下,它必将继续舒化下去直致完全消失,大同话的声调系统将呈现舒声声调的格局.当然,这种变化
是逐渐的漫、长的,入声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
1、在词的结构方面
大同方言有不少带词头“圪、忽”的词,带词尾“达”的词,也有不少合音词、分音词。带儿化音的词比较多。
同方言中有许多四字格,大部分用来表达贬义,
这与四字格的结构形式有关。这些结构既有附加式,又有复合式。
贬义性是大同方言四字格主要的语用特色。
2、在语法方面
大同方言多数时候不用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吗”,凭语调来表示问句。并且还有一些特殊的副词、介词。
3、儿话音
儿化是大同方言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通过比较大同话和普通话,使我们认识到大同话儿化的特点是基本韵母儿化后
趋于相同,儿化韵母比普通话少,儿化词比普通话多,儿化在方言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大同地处山西北部的塞外高原,大同方言是晋语大同片的代表,儿化是大同方言的一种突出语言现象,是造成大同方言地方特色
浓厚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普通话儿化比较,大同话的儿化现象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别具特色:主要就是
大同方言儿化的语音特点大同方言有37个基本韵母,除卷舌韵母。r之外,36个韵母均可以儿化。基本韵母被儿化后,
把有些原来不同的韵母变得相同了,形成了14个儿化韵。其中舒声韵、人声韵音变情况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语音特点
“人类语言结构之所以会有种种差异,是因为各个民族的精神特性本身有所不同。”
“只有语言才适合于表现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最隐蔽的秘密(民族智能特性)需要到每一种语言中结构中去发现。”
依据此话可以看出:总的来说相对于南方的言语,大同的方言比较直率,且大同方言的口音也很直白,很少有南方语言的那种
温柔缠绵的感觉,甚至很少有需要舌头卷曲起来发的词语语言与风俗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也许,大同方言的这些特点就是由大同淳朴爽快的民风造就的吧。
大同方言的表示程度的词,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挺”。大同方言表示程度“很”时,用“挺”。如:挺贵、挺多、挺热、挺结实、挺不赖。
2、“X了个X”。相当于普通话的“非常X”。如“热了个热”即“非常热”、“多了个多”即“非常多”、“日脏了个日脏”即“非常日脏”。
3、“再没肘(偶)A”。相当于普通话“特别A、最A”。肘即“这么”的合音,偶是“那么”的合音,分别表示现在和过去时态。如“再没肘热”即“特别热”,表示现在天气热的程度,“再没偶贵”即“特别贵”,表示过去买卖东西价格高的程度。
4、“习”。大体相当于普通话“特别、非常”。如:“那个人习软”,“那根棍儿习长。”
5、“可”。三种程度:
一是“可”读ke时,表示程序减轻,如“可疼啦”是“很疼很疼”;
二是“可”读入声调,在大同话读成“客”时,表示很、非常的意思。“可冷呢”即“非常冷。”
三是“可”读成ká(在去声字前)kà(在非去声字前)时,相当于“特别”,如~甜着呢、~远着呢、~长着呢、~多着呢。 6、“过”。相当于普通话“格外”。如“那天气过冷,可把我冻灰啦。”“那男人过懒”。有时也说成“过逾”。(摘自少英永杰的博客)
大同方言除有一些普通话中的介词外,还有一些特有的介词,这些介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迎。相当于普通话“从”、“向”、“朝”。“他迎南来,迎东走啦。”
2、赶。相当于普通话“比”。“我赶他快。”“张三赶李四岁数大。”
3、凭。相当于普通话“比”。“我凭他胖。”“今天凭前天冷。”
4、往。表示朝、向的介词。大同话读“挖'',如“一直往里走,再往东拐。”
5、劈。有时相当于“照”,“劈脸唾了他一口。”有时相当于“从”,“劈手把瓜刁走啦。”
6、蹿。有时相当于“从”。“蹿房上跳下个人”。有时相当于“向”,“那只狼蹿山坡下来,蹿河沟跑啦。”
(摘自少英永杰的博客)
1、岗。(音译)这个词在大同话里边指哥哥的意思。
2、呱嗒。闲聊,例:我和东院大姐呱哒了半天,说他们家孩子上学的事儿。
3、咯塌。形容很啰嗦。例:这个人真咯塌。
一、大同方言有很多以“圪”做词头的词
“圪”大同话里最常用的一个词头。它常常加在一些单音节的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构成双音节词。
带词头“圪”的名词如:圪台、圪棱、圪角、圪崖、圪疤、圪蛋。
带词头“圪”的量词如:圪截儿、圪节儿、圪绺儿、圪堆儿、圪撮儿。
带词头“圪”的动词最多,例如:圪吵、圪怯、圪奓、圪抓、圪嚼、圪卷、圪摆、圪叨、圪瞪、圪沓、圪扭、圪肋、圪爬、圪翻、圪躺、圪挤、圪蜷、圪眨、圪谄、圪颤、圪揉、圪挪、圪摇。
带词头“圪”的形容词如:圪腥、圪朽、圪腻、圪瘆、圪搐、圪蔫。
带词头“圪”的词有不同的重叠形式:
一是“圪X圪X”相当于“X一X”。“圪涮圪涮”相当于“涮一涮”,“圪挪圪挪”相当于“挪一挪”,“圪挤圪挤”相当于“挤一挤”,“圪转圪转”相当于“转一转”。
二是一部分“圪X”式动词可以重叠成“圪XX”式,并在“圪XX”后带个“的”字,具有形容词性。如:“他这会儿长得圪晃晃的了”。
三是一些“ABB”式形容词可以嵌进一个词缀“圪”,构成“A圪BB”式。如急圪念念、稠圪洞洞、白圪生生、新圪棱棱。
词头“圪”的作用,主要是把一个单音节词变成了双音节词。词头“圪”作名词时,隐含有“表示小”的意思。如:圪弯、圪角、圪头。作动词时,表示的动作具有短暂、轻微的特征。如:圪摇、圪颠、圪眨、圪晃,圪闪、圪挪。
具体哪些时候需要加“圪”受习惯制约。稍微躺一会,可以说成“圪躺一会儿”,但睡、说、唱、哭、笑前不能加“圪”,但“哼”可以说成“圪哼”。
二、大同方言有一些动词以“忽”作词头
大同方言中“忽”作词头的一般是动词,用法大体与“圪”相同。如忽撩、忽搅、忽舔、忽转、忽颠、忽跳、忽眨、忽颤、忽扇、忽闪、忽奓、忽甩、忽揉、忽绕、忽悠、忽衍。带有词头“忽”的词的重叠式和带有“圪”的词的重叠式大致相同。
三、大同方言有些词以“日”作词头
“日”字在大同话中有两个读音,年月日的日读去声,做词头的“日”读入声调。如:日怪、日哄、日吹、日撅、日能、日脏、日精、日粗、日显、日恶。这些词多数是形容词,少数是动词。词头“日”附加了贬义的色彩。
四、大同方言一些动词带词尾“达”
带有词尾“达”的词,附加了一种随意、随便的色彩,一些不用于庄重的场合。
常见的带“达”的动词有:跌达、端达、背达、磕达、哄达包达、抱达、刨达、碰达、拍达(读作pia)、逗达、颠达、叨达、推达、踢达、、蹦达、编达、抢达、凿达、谄达、戳达、说达、扇达、喝达、揪达、挤达、抖达、试达、摇达。
五、大同方言的合音词和分音词
合音词是指由两个字音拼合起来,读的是拼合后的音节,表达的意思是拼合前两个字的意思。如:“甭”就是“不用”的合音;“zuǎqia?”是“做啥去呀”的合音。“肘”就是“这么”的合音,如:肘些、肘大、肘冷。“耨”就是“那么”的合音,如:耨远、耨甜、耨多。
分音词与合音词正好相反,一个字读成两个音节。语音上,取第一音节的声母、第二音节的韵母和声调。并且第一音节的声母读的短促,第二音节的声母都是l。
如:不浪--棒;没捞――摸;没腊--摸;忽腊――画;只腊――奓;不垒――摆;克料――翘;克娄――眍;黑娄――齁;骨腊――刮;圪览――秆;忽兰――环;骨裸――裹;屈敛――圈;骨敛――卷。
(摘自少英永杰的博客)
大同话中的四字俗语非常丰富,而且也是当地居民生活中常用的。这里只列举部分
军军和二虎是朋友,好长时间没见,有一天偶遇,他们用大同话进行以下的对话,看懂了吗?
军军:抓恰?(做啥去呀)二虎。
二虎:我达(爹的意思)病了,到前头(前面)这儿买点“月”。(药)
军军:他棱儿咋了?
二虎:夜儿个(昨天)圪揪的(蹲着)院儿里下棋,扇活着了!(风寒)
军军:这两天天气闪深塌浅的(深一脚浅一脚,比喻不固定、走极端)喀的(可得)注意捏(呢)!
二虎:不咋杏儿,他身体耐实(结实),床上圪息上(休息)两天就不咋啦!
军军:你们单位这会儿(现在)咋底(怎么样)?
二虎:寡气(很一般),厂长求咪杏眼的(状态不好),我们连资(工资)也开不了,你们捏(呢)?
军军:早塌锅了(倒闭),我这会儿在挑担厂跑采购.
二虎:咋底个?(怎么样)
军军:也寡求气(很一般),就我一个儿瞎独跳,没人!
二虎:都不好过。就走个哇(就这么样吧),我得赶紧买“月”去(药),有时间过起哇!(过我家串门)
军军:噢!
大同数来宝是一种使用大同方言表演的曲艺形式。主要由柴京云和柴京海兄弟二人创作和发展起来,深受大同及周边地区群众的欢迎,得到刘兰芳、姜昆、侯耀文等曲艺名家的赞赏。作为中华曲坛的新成员,大同数来宝已成为大同的一个文化品牌,一张城市名片。(以上内容全部摘自网络,具体参照《大同方言实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