卽字康熙字典词条更新时间:2025-02-03;访问量:326

【繁体汉字】

【汉语拼音】jí

【汉字注音】ㄐㄧˊ

【汉字部首】卩

【子集下】【卩字部】

〔古文〕皍【唐韻】子力切【集韻】【韻會】【正韻】節力切,𠀤音稷。

【說文】卽食也。一曰就也。

【徐曰】卽猶就也。就食也。

【前漢·高帝紀】使陸賈卽授璽綬。

【註】師古曰:卽,就也。又【玉篇】今也。又【爾雅·釋詁】卽,尼也。

【註】尼,近也。

【疏】卽今相近也。又【前漢·西南𡗝傳】卽以爲不毛之地,無用之民。

【註】卽,猶若也。又卽卽,充實也。

【前漢·禮樂志·安世房中歌】磑磑卽卽,師象山則。

【註】積實之盛,類于山也。又通作則。

【前漢·王莽傳】應聲滌地,則時成創。

【註】則時,猶卽時也。又燭炬之燼曰卽。

【管子·弟子職】右手執燭,左手正櫛。《檀弓》註櫛作卽。又姓。

【廣韻】風俗通有單父令卽費。又漢複姓,有卽墨成。又【集韻】隷作卽。

【玉篇】今作卽。𤆽从火从収。


考證:〔【管子·弟子職】左手執燭,右手執卽。

【註】卽,作焱。〕 謹照原文左手執燭改右手執燭。右手執卽改左手正櫛。卽作焱非管子註文,惟禮記檀弓註引作卽。謹改爲檀弓註櫛作卽。

现代汉语字典中字的基本解释

  1. 同“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