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字康熙字典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4;访问量:109

【繁体汉字】

【汉语拼音】tī,zhì

【汉字注音】zhí,tì

【汉字部首】手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集韻】【正韻】𠀤直隻切,音躑。

【說文】搔也。

【後漢·輿服志】簪以瑇瑁爲擿。

【列子·黃帝篇】指擿無痟癢。 一曰投也。

【史記·刺客傳】荆軻廢,乃引𠤎首,以擿秦王。

【註】與擲同。古字耳。

【莊子·胠篋篇】擿玉毀珠,小盜不起。

又【集韻】【正韻】𠀤他歷切,音剔。挑也。

【前漢·宣帝紀】詔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又【趙廣漢傳】發姦擿伏如神。

【註】擿謂動發之也。或作硩。又作𢱦。

又【集韻】丁歷切,音的。義同。又磓也。

又陟革切,音謫。取也。與摘同。

现代汉语字典中字的基本解释

1. 擿 [tī]2. 擿 [zhì]3. 擿 [zhāi]

擿 [tī]
  1. 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巢探卵,弹射飞鸟。”

  2. 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抉细微,吹毛求瑕。”

  3. 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永令发去。”

  4. 揭发:发奸~伏(揭露隐秘罪恶)。

  5. 搜索。

  6. 探。

  7. 剖开;分。

  8. 捶。

擿 [zhì]
  1. 搔,挠。

  2. 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

  3. 古同“掷”,投掷:“~玉毁珠。”

擿 [zhāi]
  1. 古同“摘”:“绿桑~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