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如显示乱码,请安装支持7万5千多字显示的中日韩越超大规模字符集,下载地址:百度网盘;提取码: y1x5
好字典查字网,具有汉语字典、汉语词典、辞海和百科词典的主要功能,可以在线查字典,提供包括汉字解释、汉字起源、汉字源流、汉字演变、书法字典等内容。
好字典查字网是一部大型综合性网络汉语字典,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好字典,以期更好地帮助用户。
犛
【繁体汉字】犛
【汉语拼音】máo,lí
【汉字注音】ㄇㄠˊ
【汉字部首】牛
【巳集下】【牛字部】
【唐韻】【集韻】莫交切【韻會】【正韻】謨交切,𠀤音茅。
【說文】本作犛。長髦牛也。从牛,𠩺聲。
【玉篇】獸如牛而尾長,名曰犛牛。
【楚語】巴浦之犀犛兕象。
【註】犛,莫交切。
【司馬相如·上林賦】𤛑旄獏犛。
【註】犛,一音茅,或以爲貓牛,毛可爲翿是也。
【集韻】或作氂斄髦,通作貓。
【廣韻】書作犛。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本作氂。犛牛尾也。或作斄。
【楚語·犀犛註】犛,亦作旄。
又【廣韻】里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𠀤音釐。義同。
又【玉篇】牛黑色。
【司馬相如·上林賦】獏犛。
【註】張揖曰: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
【班固·西都賦】曳犀犛。
又【集韻】鳴龍切,音氂。羌中牛名。李登說。
又【廣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𠀤音來。
【廣韻】關西有長尾牛。
【集韻】或作氂。
现代汉语字典中犛字的基本解释
古同“牦”,牦牛。
〔~靬(qián)〕中国汉代西域国名。又汉代张掖郡县名,在今甘肃省永昌县。